蘋論:該被沖走的是應曉薇 ----- 蘋果日報社論
精神錯亂的蘋果日報
北市議員應曉薇日前要求市府用水沖遊民(圖)一事,引發爭議。翻攝網路
蘋論:不必同情懶惰的失業者
2011年 12月27日
市議員應曉薇日前要求市府用水沖走萬華區的遊民,引來很多責罵,迫使她不得不道歉。但本問題的重點不在應議員,而在遊民問題政府從未認真面對、討論並設法解決。
寧沒工作也不屈就
遊民有幾種不同的類型:長期失業者;又分為不再求職者,與一直在求職但無法獲得長期工作者、自我放棄者、反社會規範者。美國研究遊民的發現是:遊民並非都是學歷差、智商低、社會化失敗、家庭及親友情感支援系統毀壞、原來的低收入者;而有許多本來是經理人、CEO、工程師、會計師、律師以及大學教授等。他們成為遊民的原因很多,像是經商失敗、家庭解組、人生受到巨大的打擊與創傷、抗壓能力薄弱、精神疾病、心理崩潰……,這項發現證實了「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遊民」的這句話。
嬉皮反戰運動時對所有社會既有建制,服裝、髮型、言語、行為都反抗、拒絕。他們寧願成為遊民,也不願遵守社會建制的規範與道德,具有反社會、反政治的理念高度。東方社會的遊民成因較單純,最基本的原因是失業與失去家庭。
全球化拉大了貧富兩極之後,遊民的人數將越來越高。據內政部的統計,過去10年來的遊民數量遽增了67%,令人驚愕。他們都是社會邊緣人,工作收入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只能輾轉於街頭,還遭人嫌惡。
其實,遊民及失業者真的沒有工作嗎?台灣進口外勞、外傭說明了台灣還是有很多工作機會。昨天客運業發出徵才呼聲,光統聯客運就需要200名駕駛,月薪4萬到6萬元。阿羅哈客運徵募駕駛和服務員各100名,月薪3到5萬元。其他行業也不時需要招募新人手,尤其是營建工程業和服務業。醫院及家庭需要很多長期照顧病患的人力,工資相當高,台灣失業者都寧可失業也不願意屈就,這樣的失業者很難讓人同情。
政府應助技術訓練
社會可以援助遊民和失業者,也理當如此;但若因懶惰怕苦而失業則不值得同情。失業者找到不錯的工作會去上班,但多數遊民已自我放棄,有工作機會也不會去。政府不是如何安置遊民,而是給他們技術訓練,幫助他們找工作,讓他們重新回到社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