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壁畫
牡丹社事件壁畫
從四重溪溫泉到牡丹鄉是開車才幾分鐘的路程。但是,感覺上,好比要過國境似的。台灣原住民和漢人相處這麼久,通婚這麼多,但是彼此生活的領域,至今分得清清楚楚。同樣說是台灣原住民,其實分許多族的。以前聽說有「九族」,二○一○年的法定原住民有十四種了,沒被法定的還有十來種。清朝時候住平地,被漢人同化的平埔族(當年曾叫「熟番」),今天大多已融入主流社會,失去了固有的語言、文化和民族認同。當時住山地而沒被漢人同化的高山族(當年曾叫「生番」),日本統治下改稱「高砂族」,國民黨執政下又改稱「山地同胞」,一九九○年代以後才自稱為「台灣原住民」了。 沿著屏東一九九號縣道前往,我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來,因為這一條路就是一八七四年五月,西鄉從道率領的日軍進攻牡丹社、高士佛社的路程。在進攻之前,日本政府雇請原美國外交官李讓禮當顧問,了解了當地情勢:恆春半島(當年琅嶠)有「熟番」和「生番」之別,最好懷柔前者以便孤立後者。李讓禮也建議日軍從西岸車城射寮海岸登陸,經過漢人居住區和「熟番」地區,逐漸往東向「生番」居住的山區前進。結果,當年所謂的「琅嶠十八社」原住民當中,有十六社被日軍安撫與其結盟,剩下來的牡丹社和高士佛社得孤軍奮鬥了。 今天,平地和山地的界限非常明顯。牡丹鄉石門村入口處有巨大的彩虹形村門,用紅黃兩色塗成陽光照射般的圖樣。旁邊還有一座銅像,乃手持弓箭的原住民戰士站在陶甕上的。一過村門,路崖斜面上就出現一系列特別奪目的彩色壁畫,共有二十來幅,題為「西鄉從道侵台始末」 ,果然是用圖畫來講解牡丹社事件的。 第一幅:「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十一月」,有一批穿和服的日本人,船隻在附近擱淺,於琅嶠登陸。第二幅:他們在原住民部落受到款待。第三幅:另外有一群原住民,在山上狩獵,打野豬。第四幅:日本人懼怕而逃走。第五幅:部分日本人被山區原住民殺害,其他人則向當地漢人求助。第六幅:鳳山縣清廷衙門把逃難的日本人送回琉球那霸。第七幅:原住民和日軍交火。第八幅:由西鄉從道率領的日本軍隊,分坐高砂丸、明光號等艦船到來,和西方人共謀,襲擊此地。第九幅:日軍到處放火,殺掠。第十幅:東洋軍人揮著日本刀,燒毀房屋,造成嚴重損害。第十一幅:日軍士兵傷亡,西鄉向清廷官僚沈葆楨求償。第十二幅:日本人在石門古戰場豎立了「忠魂碑」,族人擺豬進行祭祀,這就是「西鄉從道侵台始末」。第十三幅:排灣族的象徵百合花。第十四幅:族人協力砍木,建房子。第十五幅:族人用水牛耕田。第十六幅:族人捕魚,打獵。第十七幅:此地豐產的蔬菜、水果,族人製造陶甕、陶珠首飾。第十八幅:節日族人著盛裝,團聚起來手拉手跳舞。 我事先沒有心理準備,看到這套壁畫,受到了深刻的震撼。對日本人來說,牡丹社事件是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歷史插話,但是在當地卻至今是活生生的記憶,而且還要通過巨大壁畫讓所有後人認知清楚的。我後來上網查詢資料而得知,這套壁畫是二○○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才揭幕的「牡丹鄉石門古戰場入口意象」,村門邊的銅像則是當年被日軍殺害的牡丹社頭目阿祿古(arugu kavulungan)。根據台灣報紙報導,在揭幕式上,牡丹鄉長林傑西發言道:「建設這意象的目的是用愛與和平的文化交流來撫平歷史傷痕,讓當年的事件能轉化為後代亙古流傳的史詩。」牡丹鄉由石門村、牡丹村、東源村、旭海村、高士村和四林村組成,總人口五千多,其中九成以上是以排灣族為主的台灣原住民。 摘自《台灣為何教我哭?》內容
從四重溪溫泉到牡丹鄉是開車才幾分鐘的路程。但是,感覺上,好比要過國境似的。台灣原住民和漢人相處這麼久,通婚這麼多,但是彼此生活的領域,至今分得清清楚楚。同樣說是台灣原住民,其實分許多族的。以前聽說有「九族」,二○一○年的法定原住民有十四種了,沒被法定的還有十來種。清朝時候住平地,被漢人同化的平埔族(當年曾叫「熟番」),今天大多已融入主流社會,失去了固有的語言、文化和民族認同。當時住山地而沒被漢人同化的高山族(當年曾叫「生番」),日本統治下改稱「高砂族」,國民黨執政下又改稱「山地同胞」,一九九○年代以後才自稱為「台灣原住民」了。 沿著屏東一九九號縣道前往,我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來,因為這一條路就是一八七四年五月,西鄉從道率領的日軍進攻牡丹社、高士佛社的路程。在進攻之前,日本政府雇請原美國外交官李讓禮當顧問,了解了當地情勢:恆春半島(當年琅嶠)有「熟番」和「生番」之別,最好懷柔前者以便孤立後者。李讓禮也建議日軍從西岸車城射寮海岸登陸,經過漢人居住區和「熟番」地區,逐漸往東向「生番」居住的山區前進。結果,當年所謂的「琅嶠十八社」原住民當中,有十六社被日軍安撫與其結盟,剩下來的牡丹社和高士佛社得孤軍奮鬥了。 今天,平地和山地的界限非常明顯。牡丹鄉石門村入口處有巨大的彩虹形村門,用紅黃兩色塗成陽光照射般的圖樣。旁邊還有一座銅像,乃手持弓箭的原住民戰士站在陶甕上的。一過村門,路崖斜面上就出現一系列特別奪目的彩色壁畫,共有二十來幅,題為「西鄉從道侵台始末」 ,果然是用圖畫來講解牡丹社事件的。 第一幅:「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十一月」,有一批穿和服的日本人,船隻在附近擱淺,於琅嶠登陸。第二幅:他們在原住民部落受到款待。第三幅:另外有一群原住民,在山上狩獵,打野豬。第四幅:日本人懼怕而逃走。第五幅:部分日本人被山區原住民殺害,其他人則向當地漢人求助。第六幅:鳳山縣清廷衙門把逃難的日本人送回琉球那霸。第七幅:原住民和日軍交火。第八幅:由西鄉從道率領的日本軍隊,分坐高砂丸、明光號等艦船到來,和西方人共謀,襲擊此地。第九幅:日軍到處放火,殺掠。第十幅:東洋軍人揮著日本刀,燒毀房屋,造成嚴重損害。第十一幅:日軍士兵傷亡,西鄉向清廷官僚沈葆楨求償。第十二幅:日本人在石門古戰場豎立了「忠魂碑」,族人擺豬進行祭祀,這就是「西鄉從道侵台始末」。第十三幅:排灣族的象徵百合花。第十四幅:族人協力砍木,建房子。第十五幅:族人用水牛耕田。第十六幅:族人捕魚,打獵。第十七幅:此地豐產的蔬菜、水果,族人製造陶甕、陶珠首飾。第十八幅:節日族人著盛裝,團聚起來手拉手跳舞。 我事先沒有心理準備,看到這套壁畫,受到了深刻的震撼。對日本人來說,牡丹社事件是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歷史插話,但是在當地卻至今是活生生的記憶,而且還要通過巨大壁畫讓所有後人認知清楚的。我後來上網查詢資料而得知,這套壁畫是二○○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才揭幕的「牡丹鄉石門古戰場入口意象」,村門邊的銅像則是當年被日軍殺害的牡丹社頭目阿祿古(arugu kavulungan)。根據台灣報紙報導,在揭幕式上,牡丹鄉長林傑西發言道:「建設這意象的目的是用愛與和平的文化交流來撫平歷史傷痕,讓當年的事件能轉化為後代亙古流傳的史詩。」牡丹鄉由石門村、牡丹村、東源村、旭海村、高士村和四林村組成,總人口五千多,其中九成以上是以排灣族為主的台灣原住民。 摘自《台灣為何教我哭?》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