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古戰場

石門古戰場
石門古戰場位於四重溪溫泉和牡丹鄉之間。東邊有海拔四百五十公尺的五重溪山,西邊有三百七十公尺的虱母山,兩者構成自然的門路,即石門,中間的山谷成了一八七四年的戰場。我爬上長長的階梯,到了山頂的平台。望四圍,全是山地。當年日軍是從西岸登陸往東打進這山區來的。這一帶,從台灣海峽到太平洋,陸地寬度大約只有二十公里。 空曠的平台上有個石碑,聽說,剛建造時候刻著「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日本戰敗以後,國民黨遷來台灣,一九五○年代改為抗日紀念碑,重新刻了「澄清海宇還我河山」八個字。台灣光復,山區的國語也從日語變成漢語,抗日紀念碑也要用中文寫了。只是,今天看這八個漢字,感覺難免有些彆扭。我當初還以為「澄清海宇還我河山」是台灣原住民對中華民國政府要求返還土地的。 紀念碑對面則有個石製老台座,在日治時代上面曾有過「制蕃役死病歿忠魂碑」。一八七四年的牡丹社事件,排灣族陣亡者有三十名,日軍犧牲有十二名。打仗打贏的日軍,卻在後來占領戰區的五個月內,竟有五百六十一個人由於瘧疾等熱帶病去世,很有需要建造一座紀念碑的。石門村入口處的壁畫中出現的「忠魂碑」應該就是這個,台灣光復以後被拆掉,現在只留下台座了。 日本的歷史書,一般解釋牡丹社事件的意義在於:讓清廷以及國際社會承認了琉球屬於日本。有關台灣的記述,此後整整斷絕二十年,直到一八九五年在馬關條約談判中,日方全權代表伊藤博文提出割讓台灣一事,日本國民才重新想起來琉球南邊那「生蕃」跋扈的島嶼。台灣當地的記憶則是完全另一回事。西鄉從道率領的新式軍隊攻擊琅嶠,使清廷發覺了日本對台灣有侵占領土野心,問題極其重大而且充滿著緊急性,因此趕緊採取了具體措施。我們坐的車子,從石門古戰場先回車城,從那兒沿著台二十六號省道往南開一段路,馬上就看見了古老的城牆。那就是牡丹社事件時期被派到台灣來的欽差大臣沈葆楨,為了防止日本軍再度侵襲,奏請朝廷在此地設置縣府,一八七九年竣工的恆春城。 摘自《台灣為何教我哭?》內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