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料理才地道?

誰的料理才地道?
「東京街上的中餐館可多,但是其中能吃到地道中餐的地方並不多。同學們,你們知道地道中餐館的標誌是甚麼嗎?」大學一年級的漢語課上,老師問了我們。下午的課,本來睡眼惺忪的學生們一聽到有關飲食的話語就本能地醒過來,擦著眼睛興致勃勃地傾聽老師接著要說甚麼了。「現在我教各位找地道中餐館的秘訣。你們好好記住吧。那就是仔細看外面的招牌,如果寫著『中華料理』最好敬而遠之,如果寫著『中國料理』就可以進去。我保證十之八九你們能吃到地道中餐了。」

那是一九八○年代初,中國各城市的街頭還處處看得見文革留下來的紅色大標語的時候。至於台灣,則是蔣家王朝仍然坐穩釣魚台,解嚴還遙遙無期的年代。老師並沒有解釋為甚麼打出「中國料理」招牌的餐館才會提供地道中餐,而「中華料理」店賣的則一定是不純的中餐。我們學生也不夠機敏即時提出這些問題弄清楚。不過,三十年後的今天回想,估計有兩個原因。

首先,當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不久,被允許出國到日本來的人很有限,其中有資本開餐館的更少之又少。所以,東京眾多中餐館裡,中國大陸人經營的館子其實不多,但如果是他們開的店,恐怕就不會用「中華料理」這樣的名稱了。畢竟「中華料理」是日語而不是漢語。

其次,在戰後的日本,「中」字代表中國共產黨政權,「華」字則代表台灣國民黨政權。說到「日中」下面一定是「友好」;講起「日華」跟著無非是「親善」。「友好」的對象是共產黨,「親善」的對象則是國民黨。傻學生沒有察覺到,但是老師表明的有可能就是他自己的政治立場。他寧願要我們光顧「中」國餐館,而不要我們出入中「華」料理店都說不定。

日本有許多老華僑開的館子,掛的是「中華料理店」的招牌。例如,棒球大明星王貞治的父親,一九二○年代到日本來的浙江人王仕福曾在東京開的「五十番」,算是「中華料理店」。會不地道嗎?關鍵似乎在於:戰後日本高校的中文老師,很多視北京為正統,不僅語言如此,而且飯菜都是。

那位老師自己從沒帶我們去過他心目中的地道中餐館。不過,其他老師推薦的館子我倒去了幾家。其中對位於新宿二丁目的隨園別館,我至今印象深刻。那家的招牌菜「合菜戴帽」是用春餅捲起來吃的,在當年還沒嘗過北京烤鴨的日本大學生而言,充滿著異國情調。另外,聞名於世的紅燒海參,我都在那裡平生第一次吃了。還有,水餃也跟日本人常吃的鍋貼很不一樣。總的來說,隨園別館是老派的魯菜館,掛的是「北京料理」的牌子,說地道夠地道,只是後來我本人在不同的地方嘗過了各色各樣的中餐,體會到「地道」的中餐其實是五花八門,而且日新月異。

這些年,來東京開餐館的大陸人、台灣人都很多了。他們的政治立場和國家認同也比過去複雜許多。在如今的日語裡頭,「中華料理」和「中國料理」的區別似乎猶如「洋食」和「西洋料理」之不同。「洋食」指的是日式西餐,如:番茄雞粒飯、蛋包飯、敏治餅。「西洋料理」指的則是相對地道的法國菜、義大利菜等。同樣道理,日本人說「中華料理」一般指路邊小館子賣的日式拉麵、鍋貼、韭菜炒豬肝等平民化的日式中餐,或者從超市買來味之素Cook Do系列綜合調味料自己做的麻婆豆腐、青椒肉絲、酢豚(糖醋肉)、八寶菜(全家福)等。「中國料理」的形象則相對傾向於高檔菜式,如:北京烤鴨、鮑魚、魚翅之類。

同時,三十年前很少有的「上海料理」「北京家常菜」「台灣素食」等招牌也常在東京街頭看得見了。在韓國餐館、商店集中的東京新大久保車站附近,甚至開了「中國延邊朝鮮族菜館」。跟昔日比較,吃地道中餐的機會確實增加了。儘管如此,當有人問我:「東京的中餐館,你說哪一家做的菜地道?」我都會回答說:「如果你有錢,有時間,乾脆買張飛機票,去一趟台北也好,北京也好,上海也好,香港也好,保證能大開眼界,體會到原來地道中餐是怎麼一回事!」


摘自《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內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