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汐止] .作埤內古道.磐石古道
[台北汐止] .作埤內古道.磐石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
圖:石塔流籠遺跡 上個月初,我與山友從平溪的菁桐走一坑古道越嶺至汐止的四分尾山,在耳空龜山附近的鞍部遇見了兩座神祕的石塔遺跡。後來才得知這是昔日用來運送煤炭的流籠遺跡。 在106縣道還沒完工以前,石碇五坑所出產的煤炭,透過流籠運過耳空龜山的鞍部,下抵汐止的作埤內,再利用輕便車沿著東山溪畔運煤至仁愛橋,再以卡車運送至汐止的台灣煉鐵廠。 得知這樣的訊息,心裡就興起探訪作埤內古道的念頭,想實地了解當年流籠所走的路線。 作埤內,位於汐止東山溪的上游,日據時代屬於石硿子庄(今東山里)。「作埤」是指人工築成的灌溉埤塘,這地方位於石硿子作埤以內更偏遠的山區,所以稱為「作埤內」。 三、四年前,我曾探訪過作埤內古道,當時汐止的登山團體正在探勘這條已荒廢已久的古道,路線還沒打通,而我憑著一腔古道熱腸,輕率前往,沒走到多少古道,卻溯了一大段溪谷,最後有驚無險的摸黑下山。 三、四年來,在汐止山岳人士的努力下,作埤內古道已經暢通,並且可與附近山區的幾條古道,連成各種O形組合的登山路線。 |
圖:葉厝(內曾路16之1號),作埤內古道唯一的民宅 今天的古道行程,與山友蕭兄同行,探訪作埤內古道,並連走附近的古道。我們從內曾路(作埤內產業道路)進入,抵達16之1號的葉厝,走「作埤內古道」至盤石嶺,再走「磐石古道」至五八一峰,接「一坑古道」,抵達耳空龜山鞍部的石塔遺跡之後,再續走另一條古道回到作埤內的葉厝。 葉厝,是作埤內古道途中僅剩的一戶人家。葉家世居於此,屋主葉吉富的曾祖父在日據時代擔任保正,曾參與汐平古道保甲路的修建。汐止山界也是經由葉家長輩的口述,才認識作埤內及這條古道的歷史。 葉厝隱於山區,並無道路可直接抵達,須從內曾路末段下坡轉彎處旁的小徑進入,路口的電線桿編號「五東山幹55支46」。從小徑進入,約10分鐘路程,就可抵達葉厝。這段山路由於有住戶進出,路況好,平緩好走,頗有古道的氣氛。 葉厝平時無人,只有假日才有人回來整理環境及巡視菜園。葉厝附近的東山溪谷,因地處偏僻,平日難見遊客,格外寂靜,溪谷頗具幽意。我曾在夏日來訪此地,不為了探尋古道,而是為了遠離塵囂,獨自坐於溪石,徜徉於這片靜謐的溪谷。 |
圖:葉氏家族廢棄的石厝 在抵達葉厝之前,有一條左叉路,小徑通過一片廢棄的墾地,路旁可見不少紫花朵朵的大菁。步下舊石階,走向溪谷,一間廢棄的石厝就棲隱岸邊草叢裡。脫鞋涉水過溪,對岸又見一間石厝遺跡,頹圮殘垣,滿佈苔蘚,被草蕨攀附,荒蕪於蔓草間。 三、四年前,就曾與這間古厝相遇,再次相逢,依舊觸動心情。作埤內古道沿途不時可遇見石厝遺跡,而以溪畔這間古厝最為古雅。若僅想淺遊古道山林,領略古道滄桑,則流連於葉厝附近的溪谷,只參觀這間石厝遺跡,便可滿足大半的古道情懷。 過石厝,又越過另一支流溪,上岸,穿過竹林,繞向上方。不久,遇叉路,左往石硿子,可接菁桐古道汐止段,右往磐石嶺。今天計劃走往磐石嶺的O形路線,所以取右行。 自叉路起,古道沿著溪谷,走往上游方向,古道時而走於溪畔,時而繞離溪谷,沿途林色一片翠綠。溪谷因環境潮濕,路旁冷清草盛長。路徑少人走,難免荒涼,野草侵古道,綠蕨映眼簾,還好路跡大致清晰可循。 古道幾度越溪,溪水潺潺,古徑幽幽,沿途遇見的石厝,都已堙沒於青叢漫草裡,頻添幾許滄涼氣氛。古道後段出現零星的柳杉林,添增幾許優雅林色,是昔日造林的遺跡。由葉厝起算,約1小時路程,抵達磐石嶺,出口就在磐石嶺福興宮(土地公廟)的斜對面的汐平公路旁。 |
圖:磐石嶺(汐平公路最高點),各路古道交會處 磐石嶺,是汐平公路的最高點,也是汐止與平溪的交界處,多條古道在此交會。由汐止來的兩條古道,一為菁桐古道汐止段(東山路),一為作埤內古道;前者走山腰,後者走溪谷,然後在磐石嶺會合。 古道越過磐石嶺之後,又分而為二,一往菁桐坑,為「菁桐古道」,一往平溪老街,稱「石底古道」。這條由汐止出發,經石硿子,越磐石嶺,通往平溪的古道,昔稱「汐平古道」,是淡蘭古道的支線。 汐平古道,現在俗稱「菁桐古道」。然而查閱1904年的《台灣堡圖》,當時汐平古道其實是通往平溪老街,而非菁桐坑。菁桐古道應是後來菁桐坑開採煤礦後才形成的,年代晚於石底古道,如今反而躍居主流,成為汐平古道的代表。 另外還有一條古道交會於磐石嶺,就是我們今天要走的「磐石古道」。這條古道不是越嶺路,而是循著稜線通往五八一峰,途中有叉路可爬往薯榔尖;抵達五八一峰,可續爬往石底觀音山或耳空龜山,不像古道路線,反而較像是為了登山目的而開闢的山徑。 磐石古道通往五八一峰,約一小時路程,稜線起伏不大,路跡及路況大致良好,僅一小路段芒草較多,部份路段稍為陡峭,須拉繩攀爬上下。沿途也有零星的杉林,這條山徑也可能是昔日為造林巡林而闢建的山徑。 |
圖:磐石古道途中鞍部附近的石厝遺跡 磐石古道最吸引我們注意的地方,是途中一處鞍部,有一明顯人工開鑿過的遣跡。似曾有一條橫向的古道由此越嶺而過,連繫作埤內與平溪一坑。 前輩山友東山人熟悉這一帶的山區,曾由這處鞍部殘存的路徑,往一坑的方向探索,在不遠的山腰隱密處,發現了兩間荒廢的古厝,因此推斷這是一條荒廢的古道,可能就是昔日一坑通往作埤內的越嶺舊路。 我們來到這處鞍部時,發現往一坑的舊山徑幾乎已堙滅於草叢中。若非前輩提及有石厝遺跡藏匿於此間,誰有心情闖入這荒煙草叢呢?山友蕭郎先行,穿越林間草叢,找尋路跡,探尋十分鐘,終於找到這兩間石厝。一間幾已被樹草密掩,另一間屋形較明顯,石砌的門楣佇立於草間。屋主早已遷離,石厝被遺棄,古道完全荒廢。 返回鞍部,續行,抵達五八一峰,接上了上次走過的一坑古道路線。取右行,走往耳空龜山,約25分鐘,抵達雙石塔遺跡處。在這裡休息用餐,然後從石塔下方的鞍部叉路,走往作埤內葉厝。往葉厝的山徑,沿途有竹林、姑婆、殘垣、駁坎等拓墾遺跡,明顯也是一條古道。途中遇見的兩間石厝,一如今天所遇見的石厝,都已成廢墟,殘垣淪成為草蕨荒域。 約50分鐘,抵達葉厝。最末一小段走於溪谷,路跡較不明顯,原可踏溪石溯溪而下,無奈溪水豐沛,只得在岸邊摸索找路下溯,才返抵葉厝。葉厝後方有一片空地,已闢為菜園。昔日的流籠腳,或運煤的輕便車,可能就設在葉厝及後方這片空地。現場已無任何遺跡,葉厝今日又無人,無法求證這樣的揣測是否屬實。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廢棄後的運煤流籠、輕便車道等設施及建材,大概都已被附近居民廢物利用,移作它用。相較之下,矗立於耳空龜山附近鞍部的雙座石塔,因位置偏僻,隱於山林,遺跡反而保存完整,見證了這片山區曾有過的採礦歷史。 循原路返回內曾路的入口。回程,短暫停留於內曾路的福德宮,參觀一下作埤內這座創建於大正5年(1916)的內埤內土地公廟,結束了今天的古道探訪行程。 更多的照片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