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五結] .利澤簡老街

[宜蘭五結] .利澤簡老街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利澤簡老街

利澤,舊稱「利澤簡」,是宜蘭五結鄉的一個小村鎮,知名度不高,知道這地方的人似乎並不多。

我對利澤唯一的記憶,也是利澤唯一曾躍居全國新聞版面的大事,是民國76年(1987)時,台塑企業打算在利澤設六輕廠,遭到當時宜蘭縣長陳定南的反對,為此台塑董事長王永慶親身出面與陳定南舉行電視公開辯論會。

雙方在辯論會中,脣槍舌戰,各執立場,互不相讓,場面十分激烈。此事創下了台灣官方與民間代表在電視公開辯論公共政策的先例。

六輕投資案,終因陳定南態度堅定,王永慶無奈只好放棄在宜蘭利澤的設廠計計畫。兩人爭論,孰是孰非?現在已不會有人如此思考或論斷。後來,陳定南整治宜蘭冬山河成功,成為全國其它縣市整治河川爭相效法的模範。而王永慶的六輕計畫幾經波折,最終在雲林縣的麥寮圓夢,台塑至今仍是台灣民營石化產業的龍頭。如今陳定南、王永慶兩人都已辭世,而其人品及行事風格,則各自代表了台灣政治、企業人物的一種典範,令人懷念與敬仰。

我再次注意到利澤這個地方,已是20多年後的事了。我走訪蘇澳的景點時,才得知原來清朝時的蘇澳曾經隸屬於利澤簡堡,當蘇澳還是小漁港,而利澤簡已是繁榮的市鎮。一百多年後,蘇澳已成為宜蘭縣內唯一的國際港,利澤簡卻已繁華落盡,只是五結鄉的一個村名而已。「利澤簡」的地名也已簡化為「利澤」。

「利澤簡」的地名來自平埔族噶瑪蘭人利澤簡(Hedecanan)社,意指「休息之地」。由於利澤簡位於冬山河旁,水路上通冬山鄉,下接冬山河口的加禮宛港,而成為宜蘭溪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也造成了利澤簡的商業繁榮。

然而,隨著日據時期冬山河的改道,再加上鐵公路陸路運輸的興起,利澤簡的商業機能衰退,市況於是逐漸蕭條。走在利澤簡老街上,仍然可以感受得到昔日曾經有過的繁華年代。
圖:利生醫院(縣定古蹟)

今天來利澤簡,是臨時起意。我遊完蘇澳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後,於是沿著濱海公路(台二線)北上,前來探訪利澤簡。向人問路,很快找到位於利澤簡老街的「利生醫院」。這棟建築物是當地的地標,幾乎無人不知。

利生醫院是利澤簡老街最早的西式建築,它是由二層樓的「利澤簡信用組合」〈即五結農會前身〉事務所與左側一層樓的「利生醫院」所組成。

利生醫院的創辦人林木溪,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在利澤簡開設醫院。大正9年(1920),林木溪與弟弟合創「利澤簡信用組合」。「利生醫院」建造於大正13年(1924),「利澤簡信用組合」則於昭和9年(1934)時改建為兩層樓建築。戰後,「利澤簡信用組合」成為五結鄉農會的事務所。民國62年(1973),林木溪的兒子購買建築物產權,做為利生醫院使用。

利生醫院位於老街轉角處,建築呈L形的流線,入口設於轉折處,立面簡潔,左右對稱,裝飾素簡,建築特色屬於初期現代主義建築。土黃色的面磚也是當時公共建築物常使用的顏色。整體造型古典雅致。利生醫院目前由林家第三代經營,名為「利生牙科診所」,二樓則提供「利澤簡文教促進會」使用,並開放為社區圖書館。
圖:利澤戲院(已歇業)

利生醫院今天是休診日,大門緊閉,醫院的對面是則已歇業的「利澤戲院」。站在戲院前,感受到利澤簡老街曾有過的繁榮,但更強烈感受到了她今日的落寞,老街冷冷清清,街上幾乎不見任何遊客。

短短的老街,新舊建築雜處,新式的水泥樓房已成為主流,其間夾雜著零星的傳統閩南式亭仔腳(騎樓),另有一排三開間的大正時代巴洛克建築風味的老房子則已被懸掛了「危險建築物」,顯得岌岌可危。

1873年(同治12年),馬偕博士前來噶瑪蘭傳教,也來到了利澤簡,後來在這裡建立了一所基督長老教會利澤簡教堂。現在老街上的長老教會教堂並非當年馬偕博士最初所建的地點,而是二十世紀初創建的,現已改建為二層樓建築。

馬偕博士進入噶瑪蘭傳教,開風氣之先,當時傳教頗為辛苦,漢人大都排斥,利澤簡因而有「吃教,死沒人哭。」的俗諺,意思是指「信基督教,死後無人哭泣祭拜。」這是因為基督徒是不能燒香拜拜的緣故。因此當時接受基督教信仰者多為平埔族噶瑪蘭人。而短短幾年內,馬偕博士在宜蘭的平埔族36社中設立了34間教會,將基督福音傳入了蘭陽平原。當時利澤簡的教會設於冬山河舊道旁的「流流社」,後來漢人信徒漸多,才在熱鬧的老街上建立新的教堂。
圖:利澤簡永安宮(縣定古蹟)

老街中心點的「永安宮」,主祀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廟」,是利澤簡地方上最重要的一座廟宇。永安宮創建於清道光6年(1826),咸豐年間曾經改建,現在的外觀是日據時期昭和3年(1928)第三次改建的結果。

光復後,永安宮又經過幾次整修,如今廟頂黃瓦鮮艷,廟牆可看見傳統的紅磚,亦見大理石建材,楹柱的石材亦新舊並用,減損不少古廟的古味。不過廟內的吊筒、豎材、托木、斗拱、門簪、獅座、員光等木雕,以及壁堵雕飾、彩繪等,都還能維持古雅,因此而被列為縣定古蹟。

永安宮與宜蘭市的昭應宮一樣,都是坐東朝西,成為罕見的背海向山的媽祖廟。為何會如此呢?而且兩間廟都在宜蘭縣。我猜想可能是出於信眾的善意,媽祖信徒不願看見宜蘭冬季凜冽的海風長驅直入媽祖廟。

永安宮是利澤簡堡八大庄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正月初四,各庄頭都會迎請媽祖繞境蒞庄駐廟以供信眾朝拜。繞境活動開始時,各庄頭派來奉迎媽祖的陣頭隊伍先在永安宮前表演酬神,然後各庄舉行抬神轎競走的「走尪」比賽,成為極具特色的宗教民俗活動。這一「走尪」的宗教活動已被宜蘭縣政府登錄為「縣定民俗活動」,以鼓勵其活動持續舉辦及保存特色。
圖:利澤簡廣惠宮,又稱「王公廟」

老街附近還有兩間廟,一是開漳聖王廟,一是廣惠宮。前者已改建,無特色;後者仍維持古廟舊貌,但逐漸凋敝,目前宜蘭縣文化局正在進行修復工程。

廣惠宮,當地人又稱「王公廟」,主祀廣惠尊王,即是東晉時代曾擔任過宰相的謝安。廣惠尊王是福建漳浦一帶普遍的民間信仰,相傳是陳元光(開漳聖王)當年平定漳州動亂時,傳入廣澤尊王的香火,而為當地百姓所崇祀。

利澤簡的王公信仰是由福建漳浦縣浯江口(烏石)的林姓家族祖先移民來台時傳入的,最初祀奉於林家公廳,後因村民遇疑難雜症,前來祈拜,頗收靈驗,倡議建廟祀奉。同治10年(1871),廣惠宮落成,供奉廣澤尊王。

現在廣惠宮則是民國40年(1951)改建後的模樣,距今亦已超過半個世紀。由於利澤簡市街商業式微,林家族人紛紛外遷,因此廣惠宮的香火日益衰微,缺乏整修或改建,廟身逐漸破舊,然而也因此而保存舊貌,而得到宜蘭縣文化局認定具有古蹟價值,進行搶救修復。

範圍不大的利澤簡老街,還不到一個小時就逛完了。老街沒有什麼特色美食餐廳或都市所流行的速食餐廳或咖啡吧等,只有傳統的小店。老街寂靜,行人稀疏。我逛回到利生醫院時,再次面對著這棟老建築時,心情則有一股歲月的感動。

冬山河改道,宜蘭鐵路通車,帶走了這裡的繁榮,利澤簡的利基已然消失。而在寂寥中,她以美麗的滄桑來感動晚來的旅人。

更多的照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