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莊] .新莊老街(上)


[台北新莊] .新莊老街(上)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新莊老街(新莊路)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眾所周知的台灣俗諺,用來形容清朝時台灣三個繁華的港埠,但較少人知道,在艋舺(萬華)還沒興起之前,更早的說法是「一府二鹿三新莊」。

新莊曾經是台北首善之區。康熙48年(1709),清廷政府發出了第一張台北盆地的墾照,隨著新移民的湧入,很快在現在的新莊平原上形成一個新的聚落,這個聚落被移民稱為「新莊」。

雍正九年(1731),新莊街的媽祖廟(慈佑宮)落成,廟前的河港碼頭,是新莊對外的門戶,新莊以淡水河的舟楫之利,迅速成為淡水河流域農產貨物的集散中心。乾隆15年(1750),清廷將原駐守八里坌的巡檢署移駐新莊,顯示當時的新莊已成為台北盆地的行政和商業中心,行政區域屬於淡水廳興直堡新莊街。

直到嘉慶時期(1796-1819),由於淡水河上游大嵙崁溪(大漢溪)逐漸淤淺,加上台北盆地的開發及發展漸向東移,時運東轉,位於淡水河右岸更下游的艋舺(萬華)興起,於是新莊港漸趨落沒,原本的政經地位被艋舺所取代。

擁有三百年歷史的新莊老街,就位於今日的新莊路,大約一公里長的菁華區域內,古廟、老屋、舊巷與現代建築雜處,老街上的廣福宮、文昌祠、慈佑宮、武聖廟,都已被列為歷史古蹟。老街店鋪櫛比鱗次,雖然傳統的店鋪商號所剩無幾,僅零星散落於老街狹窄巷弄間,仍然可以讓旅人在尋尋覓覓中,發現新莊老街的歷史風華與滄桑。
圖:廣福宮(二級古蹟)

初次造訪新莊老街,才體會了這裡舊街路窄及尋找車位的困難,難怪新莊人對於興建捷運與維護古蹟的取捨,態度相當的明確。老街附近的巷道大多是單行道,路旁又多劃紅線,外圍的舊省道(中正路)則正在捷運施工中,空間更為侷促,交通亦顯困頓。

開車繞了一圈,我便放棄尋找車位的念頭,將車駛進大觀街的一處民營停車場。停車費一小時20元,還算合理。從停車場走到新莊老街,大約三、五分鐘的路程而已,也相當方便。

我從廣福宮(新莊路150號)展開今天的老街之旅。廣福宮,創建於清朝乾隆45年(1780),祀奉三山國王。三山國王,指的是廣東境內的巾山、明山、獨山這三座山峰的神靈,這一信仰隨著粵籍移民來台而傳入台灣。廣福宮並不是新莊最古老的寺廟,卻是新莊唯一的國家二級古蹟,是老街四大古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廟。廣福宮有此這種幸運的際遇,卻是源自於它不幸的歷史命運。

新莊自古以來為北台灣重要的聚落,各族群之間,為爭奪地盤而時有衝突,終於演變成大規模的械鬥。道光14年(1834),閩粵移民,分類械鬥,結果粵籍移民落敗,於是粵籍的客家人紛紛遷往桃竹地區。新莊廣福宮的香火隨之沒落,寺廟經費短絀,因此歷年整修及重修的次數較少,反而因此幸運的能保存了較多的古廟特色。站在廟前廣場,可以看見三川殿典雅的燕尾屋脊、優美的剪黏,殿前的龍柱或石獅,壁堵石雕,都散發出樸拙的古色。
圖:廣福宮保存的古碑之一(「奉兩憲示禁碑」,1750年)

廣福宮的前殿採三開間,三副門聯清楚述說了三山國王的歷史由來。有別於一般寺廟門聯多歌頌神功浩蕩,廣福宮的門聯則多了一分歷史的描述與感喟。

南宋末年,宋帝躲避元兵追擊,一路逃難至廣東,相傳當地巾山、明山、獨山的神靈化為神兵,擊退元兵,使宋帝倖免於難。因而得到宋帝詔封為「三山國王」,從此受到當地粵籍百姓的敬祀。

這三副廟聯交待了這段史實,中、左、右聯分別寫著:
「山嶽效精忠赤心為國,朝廷優寵錫丹詔封王。」
「恨不能如嶽降崧生同扶宋室,要何妨與天祥世傑共挫元兵。」
「可憐三百年來宋室將傾濟濟僅知死節,卻羡八千里外元兵直逼巍巍共樂效忠。」

雖有忠臣效命,又有山靈暗助,卻終究未能挽救大宋江山,宋朝覆滅,忠臣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先後蒙難,而兩宋燦爛的文化,「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然而,三山國王成為客家人的信仰,則綿延流長,相傳至今。這種信仰,也蘊含了客家人所重視的義民精神,不欽羡浩蕩的神功,而嚮往忠義的精神。

廟內保存了兩塊古碑,一是乾隆15年(1750)年,劉偉近、劉能詒所設立的「奉兩憲示禁碑」,公告官府明令禁止歛派滋事,另一古碑是劉姓等人捐款助廟買地的事蹟。兩塊古碑透露了廣福宮與新莊劉氏家族的關係。乾隆28年(1763),劉姓家族在新莊平原開闢劉厝圳(萬安圳),使稻作產量大增,而提升了潮州籍移民在新莊的經濟實力,所以才有後來廣福宮的創建。

今日的廣福宮,門前冷清,廟旁廟前連一家冷飲或小吃店都沒有,遊客香客稀疏,與老街西側的慈佑宮、關聖廟周遭繁榮的市集形成強烈的對比,依然反映了新莊族群興衰的歷史往事。廣福宮的對面街上,另有一間古老的福德祠,廟宇已翻新,而確切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廟內匾額寫著「光緒壬午年重修」(光緒8年,1882年),可推想土地公廟的歷史必然悠久。廣福宮坐北朝南,面向大漢溪,而福德祠則坐東朝西,朝向大漢溪的上游。
圖:文昌祠(三級古蹟)

沿著福德祠前的思明路向南行,再右轉碧江街,不久就抵達了另一間古廟文昌祠。文昌祠創建於嘉慶18年(1813),是淡水廳繼竹塹城(新竹)興建文昌祠之後,所創建的第二間文昌祠,反映出新莊當時的地位及文風之盛。

文昌祠最初設於老街慈佑宮(媽祖廟)的右後方,光緒元年(1875),因增設義私塾,以教育培育地方人才,舊址空間不足而遷建於現址。文昌祠從此成為新莊地方的文教中心。

直到日本統治台灣,日本人設置「台北國語學校新莊分教場」,即以「文昌祠」的義塾做為臨時教室,後來才成立「興直公學校」(國民小學),即今日「新莊國小」的前身。

文昌祠的前埕右側有一座水泥磚砌的傳統敬字亭,頗有古味。前殿大門未設置石獅子,而是以一對巨大的抱鼓石做為穩定門座之用;門柱亦無楹聯,表示不敢在文昌君前賣弄文章。壁堵雕飾為傳統的螭龍圈捲紋透雕木窗。 廟內正廳懸掛的古匾「世範儀著」,是道光4年(1824)新莊縣丞詹英所題。

比起廣福宮的冷清,文昌祠熱鬧多了,前埕有工人正忙著搭設祭典所需的棚架,殿內則見不少家長帶著子女,拿出準考證在櫃台登記,然後備妥供品,向文昌君祈求考試順利,能金榜題名。今日的學子得參加學測基測,競爭程度宛如昔日的科舉考試,因此文昌祠歷久彌新,香火依舊鼎盛。
圖:慈佑宮(三級古蹟)

沿著碧江街前行,路過一間「萬應堂」(有應公廟),接回大觀街,再繞回新莊老街,續走往老街的熱鬧的區域。位於新莊路208號的慈佑宮是新莊最古老的寺廟,祀奉天上聖母媽祖。

慈佑宮,俗稱「新莊媽祖廟」,創建的年代有不同的版本說法。連橫著的《台灣通史》云:「慈祐宮,在興直堡新莊街,康熙廿五年(1686)建,祀天上聖母。」將慈佑宮的創立前推至清朝統治台灣之初。但與歷史事實不盡相符。

康熙36年(1697),郁永河前往台北盆地的北投採硫,行經桃園以北,多是一片荒蕪的草原,當時新莊仍是平埔族武嘮灣社的生活領域,或許有少數漢人偷偷入墾,但建廟的可能性並不高。

較確切的說法是,慈佑宮始建於雍正7年(1729),雍正9年完工,初名「天后宮」。乾隆18年重修後,才更名為「慈祐宮」。由於擁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又歷經多次整修,慈佑宮保存相當多記錄歷年捐修的古碑,多鑲嵌於東西廡廊的牆壁。看著牆上一塊塊古碑,不同的時代紀元,如:「乾隆二十九年」(1764)、「乾隆四十四年」(1779)、「嘉慶十八年」(1813)、「同治十三年」(1874)等,記載著不同時代的信眾慷慨捐款重修慈佑宮的事蹟。而從古碑上一連串的商號名稱,可以想像當時新莊街商業繁榮的景況。

慈佑宮在民國54年(1965)經歷大修,多用水泥、磁磚建材取代傳統木作及白石灰牆,大大減損了原有的古廟丰采,導致如今只能屈就為三級古蹟而已。對於當時主持重修的負責人,或許不能太過苛責,畢竟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想法,在後人看來是很明顯的錯誤決策,在當時或許被被認為是正確而合理的。歷史雖然能夠提供教訓,而教訓的案例也頗多,但後人往往又囿於自身所處時代的侷限,又未必能記取教訓,所以歷史才會一再重演。

慈佑宮的門前,正對著利濟街,利濟街的盡頭,就是大漢溪的河水,河岸邊就是二百多年前繁華的新莊港碼頭了。如今只見一道挑高約四米六的堤防沿著河岸興建,阻斷了新莊老街與河水的長遠關係。我想看看昔日河岸的碼頭蹤影,於是爬上了利濟街上新莊第一市場的三樓頂,終於看見大漢溪的河水,緩緩平靜的流向艋舺、大稻埕,而碼頭早已消失無蹤。新莊曾有過的繁華歷史,一如這悠悠流水,悄然地向北流逝。(~待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