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國家公園].半嶺水圳步道
[陽明山國家公園].半嶺水圳步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
圖:半嶺水圳步道 「半嶺水圳步道」是一條較少人知的水圳路,它與著名的「天母水管路」步道之間隔著「松溪」(南磺溪的上游),遙遙相對;水管路在東,半嶺水圳在西。當你走在天母水管路上,欣賞溪谷對面山腰的農園景色時,若眼尖一點,可能就會注意到這條水圳路的身影。 這兩條步道,大致平行,又可彼此相通;南邊有「翠峰步道」,北邊有「第三淨水廠」的跨河石橋可以互相銜接,而串連成一條完美的O形路線。 不過,因為「第三淨水廠」屬於水源重地,禁止通行,使這條完美的O形路線,出現了路線瑕疵。儘管如此,在第三淨水廠附近,可改繞道紗帽路(陽投公路),通過「第三淨水廠」,再銜接天母水管路。從水管路中途,再轉入「翠峰步道」,就可返回半嶺水圳步道的登山口。因此,可說是一條「瑕不掩瑜」的O形登山路線。 天母水管路,俗稱為「天母古道」,而「半嶺水圳步道」的歷史比水管路還要悠久。 1904年的《臺灣堡圖》,已可看見這條水圳路的身影,而天母水管路則是遲至1928年(昭和3年),因興建草山水道系統才鋪設的。 |
圖:半嶺水圳步道(花崗石上坡路) 「半嶺水圳步道」的登山口在中山北路7段219巷「翠峰橋」附近的福德宮。 若由台北市區開車前往,只要沿著中山北路直行,經過7段底的圓環之後,再抵達天母水管路登山口(三角埔電廠)之前,注意219巷的道路指標,然後左轉這條巷子。 進入219巷,經過山麓住宅區後,巷道變為山區道路,蜿蜒向上。沿途僅有一個主要的叉路口須特別注意,這個叉路口,右(上坡)為猴洞產業道路,左(略下坡)往紗帽路。記得要取左行。 不久,抵達「翠峰橋」,過橋後就看見左側的福德宮了。福德宮附近有停車的空間。這座福德宮,名為「欄杆橋頭福德宮」,佇立於橋頭,保佑往來行旅的平安。廟已改建,毫無古味。 從福德宮出發,踏著花崗石鋪設的石階路上行;不一會兒,石階路穿越上方的馬路,繼續上行。石階旁有潺潺流水伴行,一小段上坡之後,山路轉為平緩。附近有一間紅磚厝,半嶺水圳的淙淙流水就從屋旁流過。水圳在步道左側的山坡上方,與步道保持平行。 沿著水泥小徑前行,附近山坡都已開墾為農園,因此無樹蔭可遮蔽,稍顯悶熱,還好這段路段並不長。不久,看見旁有一石棚土地公,石柵是三塊石頭堆砌的古老土地公,棚內的石頭公已換置新的神像。 |
圖:半嶺水圳步道(菁華路段) 不久,遇叉路,兩邊都有水圳路,雖然殊途同歸,但得要留意,無論選走哪一邊,又會遇到其它叉路。附近零星散佈著農宅,所以有不少鄉間叉路。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就不會走錯路。山坡高處有一間紅色的寺廟-「明玄宮」,朝著它的方向前進就對了。 我在叉路口取左行,來到「半嶺56號」民宅,然後再沿著水圳路走,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明玄宮」。「明玄宮」附近是「下半嶺」主要的聚落所在。 「半嶺」,是指「半山腰」的意思,這個地區依照海拔高低,又分為「上半嶺」、「下半嶺」。這裡屬於「下半嶺」,有馬路可通往上方的紗帽路。 過了「明玄宮」宮,便進入了「半嶺水圳步道」的菁華段。水圳離開聚落,環著山腰往上游而去,由於這裡的山坡較坡,腹地不大,已無農作,因此森林未遭破壞。走在陰涼的樹林裡,山風輕輕徐拂,水圳淙淙悅耳,頗令人陶然。約10分鐘,水圳遇地勢劇烈落差,形成一座小斜瀑,水圳的流水從瀑布頂奔流而下。瀑布旁有山徑可繞爬上去,路陡,但有設繩索供人攀扶,輕鬆抵達瀑布上方,又接水圳路。 在瀑布上方的水圳旁稍作休息,這裡瀑聲轟然響徹,令人神悅氣爽。續行,愈往上游走,望見松溪對岸「第三淨水廠」的「氣曝室」房舍。這時,水圳路緊貼著山壁,這段路走來有點像走平衡木的感覺。水圳路寬約2尺(60公分),不難保持平衡,而且旁側並非萬丈深淵,只是陡坡斜向溪谷而已。 |
圖:半嶺水圳步道(終點) 最後一段水圳路,周遭環境特別迷人,林木幽雅,心情正感動,轉個彎,水圳路卻抵達了終點,前面一道不鏽鋼柵門阻擋了去路,門上寫著:「水源重地,禁止進入。」 先聖曾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又強調說:「君子不二過。」過去我曾經誤闖過「第三淨水廠」,事後已有悔意,這次自然不應再犯。於是只停留在柵門前後處取景拍攝松溪的流水及小瀑,不敢過份逾矩。 從水圳上俯瞰下方的松溪,溪水顏色似「黃河」,這是因為這裡的地質富含硫磺,使河床溪石都像鐵石生鏽般,呈現金黃或紅褐色,就像整條溪被煉銅工廠排放的廢水汙染了,溪水變得黃濁。 這樣的溪水,當然看不見任何魚群蹤跡。或許有人會擔心地問:「這樣的溪水怎能成為自來水的水源地?」其實第三淨水廠不是取用松溪的溪水,而是這附近有取之不竭的地下湧泉,水質甘甜,號稱「陽明湧泉」。聽說台北市自然水公司計劃要將「陽明湧泉」製造成礦泉水在市面販售。 既然此路不過,如何跨越松溪前往水管路步道呢?我注意到水圳路將抵達終點柵門之前,約兩三、百公尺處,有一條山徑,通往紗帽路的方向。我從這條小徑往上爬,大約4至5分鐘,就抵達紗帽路。不過,抵達紗帽路之前的最後10公尺,卻是極為斜陡的山坡,土石又鬆滑,無繩索或樹根可抓牢地面,通過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抵達紗帽路,走往陽明山的方向,約4分鐘,抵達「第一展望台」。這座觀景亭因為山坡走位,有崩塌之虞,已被封閉,雜草叢生,幾乎成了廢墟。「第一展望台」曾經頗有名氣,1923年(大正12年),日本皇太子裕仁訪台,從草山(陽明山)轉往北投途中,曾在這裡休息,並眺望風景,當時稱此亭為「迎日欄」。 續行不遠,抵達「第一展望台」公車站牌的「第三淨水廠」入門。這裡有步道通往天母水管路。大約5分鐘的路程,經過石橋,跨過松溪,再走一小段路,到達愛富三街12巷的水管路登山口。從半嶺水圳路終點的柵門,繞路通過第三淨水廠,才花了約15分鐘時間而已。所以我認為,半嶺水圳步道終點的柵門對這條O形路線來說,是「瑕不掩瑜」。 (~待續) 更多的照片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