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南澳].莎韻之鐘

[宜蘭南澳].莎韻之鐘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莎韻紀念公園

知道「莎韻之鐘」的故事,還是最近幾年的事。兩年多以前,第一次走蘇花公路,經過南澳武塔部落時,想到莎韻之鐘,但當時不確定其位置,沒有繞進武塔部落,只是匆匆路過而已。

後來才知道,原來莎韻之鐘就座落在蘇花公路旁,我竟擦身而過而渾然不覺。

今天來到南澳探訪蘇花古道,行程結束後,前往武塔部落去參觀莎韻之鐘。從南澳市區(火車站)至武塔,大約5至6分鐘的車程,過蘇花公路133K里程指標後,不久就看到「武塔」的標誌,接著看見武塔派出所,然後抵達「葉家香」休息站,是一處位於公路旁的產品展售中心,門前有廣闊的停車場,以大型供遊覽車及小轎車停放。

莎韻之鐘就位於「葉家香」右側的「莎韻紀念公園」內。這座公園並不大,入口有一座類似鳥居的牌坊,進入後隨即抵達莎韻之鐘所在的鐘亭。鐘亭旁環繞著一片草坪,草坪的一側有五個繪有原住民圖像的帳篷式小亭,大概是假日時做為販售紀念品或商品的小攤子。

莎韻之鐘掛在鐘亭的中央高處,亭下有一塊大理石碑,正面寫著「莎韻之鐘」,背面有莎韻事蹟的簡介:

西元一九三八年秋,本鄉泰雅族發生一起可歌可泣的事蹟,利有亨社少女莎韻‧哈勇,為送老師出征,遭遇暴風雨,不幸失足掉落南澳南溪殉難,當時台灣總督為表彰莎韻的事蹟,頒贈了一只鐘給利有亨社,以資紀念,這只鐘就稱為「莎韻之鐘」。
圖:莎韻紀念公園(背後山巒為舊武塔部落方向)

我抵達莎韻紀念公園時,武塔派出所員警正在公園旁的蘇花公路執行臨檢,熱心告訴我,每當整點時,莎韻之鐘的鐘聲會響起。我到達的時間剛好將近整點,於是就在鐘亭等待鐘聲響起。

整點一到,果然鐘亭簷下的擴音器傳出了噹噹的鐘響,鐘聲像一般小學的上下課鐘聲。鐘聲響過,驀然揚起哀悽的音樂前奏,隨後傳來日語的歌聲,正是著名的《莎韻之歌》,頓時鐘亭的周遭就洋溢著歷史的氛圍了。歌曲結束之後,同樣的曲調又再揚起,這回唱的是國語版的《月光小夜曲》。

創作於七、八十年前的《莎韻之歌》,遠超過我的年紀,而我所以熟悉此首旋律,是因為後來這首歌被翻唱成為國語歌曲《月光小夜曲》。早期的紫薇,後期的蔡琴都曾唱過這首歌。

聽著《莎韻之歌》及《月光小夜曲》的哀傷歌聲,眼光望向南澳南溪的上游方向,曾經是舊武塔部落所在的深遠山區,不禁陷入歷史的懷想裡。

昭和13年(1938)9月,泰雅族少女莎韻協助日本老師搬運行李下山,不料途中遇到暴風雨,她在經過南澳南溪的獨木橋時不幸墜溪失蹤。兩天後,新聞報導此事,標題寫著「蕃婦跌落溪中,行方不明」。原本只是一件單純的意外墜溪事件,卻因當時的時代氣氛及政治操作,最後竟演變成為一個傳奇的故事與時代象徵。

當時中日之間已經爆發全面戰爭一年多,日軍陸續佔領中國的北平(北京)、上海、南京等大都市,隨著戰事的擴大,在台灣的日本青年亦陸續接到入伍的出征令。台灣總督府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台灣逐漸進入戰時體制。

台灣總督府獲悉莎韻墜溪失蹤的事蹟,為配合當時戰時動員的需求,於是以此做為政治宣傳,將莎韻塑造成一位愛國少女,因協助老師順利出征而不幸遇難。為了宣揚莎韻的「愛國行為」,總督府發動藝文界宣傳莎韻的英勇事蹟。昭和16年(1941),台灣總督長谷川清親自頒贈一只紀念鐘給莎韻的家屬,並在莎韻遭難的地點立碑紀念。《莎韻之鐘》的流行歌曲、繪畫、戲劇及小說紛紛問世,風靡一時。昭和17年(1942年),莎韻的故事更被改編成為電影,也被編入小學教科書,而成為當時台灣家喻戶曉的愛國故事。
圖:莎韻之鐘

戰後,莎韻之鐘遭到了冷落的命運,紀念鐘下落不明,而莎韻的遭難紀念碑也遭到人為的破壞。

莎韻的故事,戰後也出現了種種不同的版本。有人說,這根本是日本殖民政府編出來的虛構故事,根本沒有莎韻這個人物;莎韻的家屬後代則有人說,莎韻當時已是成年人,年紀比那位日本老師還年長,根本不可能發生如《莎韻之鐘》電影所描述的師生戀情劇情。

武塔部落的長老則說,舊武塔部落位於深山,日警駐在所的物資須從南澳街上採買運補上山,日本人本來就是徵調原住民輪流提供勞務,莎韻只是接到命令而去協助揹扛行李而已。當時同行的還有五、六位族人。

莎韻的故事,距今不過七十幾年,卻說法紛歧,且互有矛盾。在我看來,這正反映出台灣歷史的特殊性,一件歷史事實,往往各自表述,或過度美化,或過度醜化。戰前,莎韻的家屬,在尊貴的總督府裡受贈紀念鐘,以表揚他們的家庭裡誕生一位這麼優秀的愛國少女。戰後,莎韻的家屬面對新來的官員,則驚恐的否定莎韻的事蹟,強調這是日本人虛構出來的,以免被貼上「皇民家庭」的恥辱印記而遭到歧視。 

《莎韻之鐘》的傳奇故事,僅短短流行幾年而已,隨著日本戰敗投降而劃下了句點,莎韻之鐘的鐘聲不再迴響於武塔的山谷。國民政府新編訂的小學課本教材,少康、勾踐、田單,取代了莎韻,成了新的傳奇故事。《莎韻之鐘》只剩殘存的基台,被人們遺忘在僻遠的舊武塔部落的山林裡。
圖:莎韻紀念碑與武塔部落

武塔派出所的員警告訴我,從公園旁,沿著南澳南溪堤防旁的道路進去,走到堤防盡頭就可以看見莎韻紀念碑。

我依照員警的指示,開車前往,果然看見這座紀念碑佇立在武塔公墓入口斜對面的堤防上。

莎韻紀念碑的部份字跡遭到破壞,原碑寫著「愛國乙女莎韻遭難之地」,「乙女」,即是日文「少女」的意思。石碑上的「愛國」及「莎韻」等字已遭抹去。石碑背面的日本紀元亦已被刮除。

若是單純悼念意外不幸意外死亡的少女,這麼一塊小小的紀念碑,又座落在偏僻的山區,這石碑應不會遭到無情的破壞。當時莎韻協助運送行李的日本老師,正奉召入伍前往中國華北作戰。莎韻既然被冠上了「愛國」美名,戰後,在新政府的眼裡,就等於成了「漢奸」。莎韻的紀念碑,從立碑至毀碑,從被歌頌到被糟蹋,不過短短四年時間,「愛國」的行為變成「叛國」的行徑,正是歷史變化無常而令人感慨之處。

我凝視著這塊遭難的莎韻紀念碑,為此而感傷。不知情的人,或許會誤以為這個旅人的潛意識深處是否還在懷念日本殖民統治的時代。理解台灣歷史的人則能明白,我是在為土地的滄桑而悲傷。
圖:武塔國小

莎韻的故事沈寂了近60年之後,歷史的記憶又被喚醒。民國81年(1992),一位16歲的日本高中女生來台參加羽球賽,在KTV唱卡拉OK時,聽到《夜光小夜曲》,很喜歡這首歌,回國後將這段遊記投稿報刊。

經過媒體追查,才得知這首歌的原曲是《莎韻之鐘》,後來日本NHK電台前來台灣拍攝《莎韻之鐘》記錄片,追尋這段殖民地時期的歷史往事。

民國86年(1997),南澳鄉公所設置「莎韻紀念公園」,放置重鑄的莎韻之鐘。十年後的民國96年(2007),台灣電影《練習曲》,描述一位年輕學生騎著單車環島旅行的故事,《莎韻之鐘》的景點及歌曲,成為電影的片段。這一年的11月初,武塔國小的校長帶著30幾位學生,經過一整天的長途跋涉,返回到僻遠山區的舊武塔部落尋根。這條幾近荒廢的舊路,就是當年少女莎韻扛著行李曾走過的路。這條舊路,如今稱為「舊武塔古道」,而也被登山客暱稱為「莎韻之路」。

這一年的11月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更首次在南澳中學舉行兩天的「莎韻之鐘-殖民地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日、韓、中、台學者與會,探討《莎韻之鐘》涉及的殖民地台灣的歷史記憶。

至於莎韻的故事,本身只是一件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生命悲劇。昭和13年(1938)9月27日,十七歲的少女莎韻,幫忙扛著老師的行李下山,途中遇到暴風雨,老師卻沒有叫她折返。她當時的心情應是希望趕快完成這趟任務,能平安回到家裡而已。

七十幾年前的一場無情風雨,造成莎韻不幸墜溪身亡,而卻因緣際會的成為時代的傳奇人物。七十年幾年後,莎韻的名字,沒有被人遺忘,而成為台灣歷史記憶的一部份。我們對莎韻深情以對。

更多的照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