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石門].富貴角步道.老梅公園風剪樹


[台北石門].富貴角步道.老梅公園風剪樹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富貴角步道

今天上午出遊台北石門鄉的青山瀑布,中午在富貴角的富基漁港用餐,下午順遊富貴角步道及附近的老梅公園。

富貴角位於台灣最北端的突出海岬,地名源自十八世紀有位荷蘭人法倫泰在其著作《新舊印度誌》中,將富貴角記為「Hoek」,意思是指海岬。

後來採用「Hoek」的閩南語音譯,稱此地為「富基角」,日據時期更名為「富貴角」。早期住在此地的平埔族人,則稱此地為「打濱」或「打鞭」,亦為海岬之意。

富貴角屬於緩斜的岬角地形,海拔高度約33公尺,設有富貴角步道沿著海岬海岸,可欣賞岬角海岸風光,沿途平緩好走,是一條很大眾化的觀光休閒步道。

富貴角步道以地質景觀取勝。富貴角的形成,是八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爆發後,熔岩流入海中所形成的。這種火山岩,地質學名為「安山岩」,由於岩塊堅硬,東北季風挾帶著細沙長期吹襲磨蝕,造成平坦的磨面,而風向改變時,就會造成銳利的稜角,因而形成特殊的風稜石景觀。
圖:老梅海岸

富貴角的海岸散落著大小嶙峋的風稜石,屬於礁岩地形,不過海岬東側的老梅海岸,卻有一片綿延的沙灘及沙丘地形。富貴角步道有小徑與這片沙灘相連。

行經此地,小朋友見狀,顧不得富貴角步道,而要求先下沙灘玩沙。於是帶著孩子暫脫離步道,來到了這片海灘。玩了一陣子,一再催促,孩子們才又回到步道,繼續繞行岬角。

走到海岬頂端附近,就可看見台灣最北端的富貴角燈塔。富貴角燈塔,隸屬於財政部關稅總局管轄。台灣的燈塔由財政部的海關來管理,這是全世界的特例,看似有點突兀,卻是從清朝同治時期留傳下來的制度,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

富貴角燈塔是日本領有台灣之後,所建設的第一座燈塔。明治29年(1896)4月興工,次年2月完工。塔身為八角形鐵造,外漆黑白色平行相間條紋。後來不斷更新設備,以提升照明強度。二次大戰期間,富貴角燈塔遭盟軍轟炸受損,塔身亦因戰爭時期缺乏維修而逐漸銹蝕。戰後,政府暫時以鋼架塔代替原有燈塔。民國51年(1962),改建為八角形混凝土塔,仍漆原有的黑白色平行相間條紋。富貴角燈塔燈塔高14.3公尺,照射遠及19海浬。

過了富貴角燈塔,約續行10分鐘,即可繞回富基漁港。沿途所經海岸仍是以風稜石為主的地質景觀,而麟山鼻岬角則與富貴角隔著白沙灣遙遙相對。由富基漁港出發,繞行富貴角一圈,路程約50~60分鐘。
圖:老梅公園風剪樹

遊完富貴角步道,續前往附近的「老梅公園」。

富貴角海岸的安山岩受強風吹襲而形成風稜石的地質景觀,老梅公園內的老榕樹則形成風剪樹的奇景。

原本應是挺直生長的榕樹,卻長得低矮,順著風勢,歪斜橫生,令人感受到海岸植物為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所展現的生命力。

老梅公園內十幾棵榕樹團結生長在一起,形成一片風剪樹林。樹蔭下設有石桌石椅,使成了遊客休憩野餐的理想場所。有樹蔭遮蔽,夏日清涼舒適,也避開了海風的襲擾。

我一向喜歡榕樹,榕樹幹枝葉粗壯,適合攀爬,而老梅公園的風剪榕樹長得低矮,枝幹橫生,成為天然樹椅,又易於攀爬,童興一起,也學小朋友攀樹玩耍。

公園另一側的空地,設有大型迷宮,也是小朋友喜愛的遊戲場所。孩子在迷宮內隨意亂闖嬉戲,大人放心的在迷宮旁的平台休憩。附近的高處亦設有觀景台,可以眺望富貴角及老梅一帶的礁岩及沙丘海岸地形。

老梅公園,小而美,我們在老榕樹前拍張大合照,為今天的行程劃下了美麗的句點。

更多的照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