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四百年,追尋台灣前代旅人的足跡-《台灣古文遊記選注》序
穿越時空四百年,追尋台灣前代旅人的足跡-《台灣古文遊記選注》序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
圖:Tony的新書-《台灣古文遊記選注》 郁永河所寫的《裨海紀遊》,大概是社會大眾最熟悉的台灣古代遊記作品,郁永河也被視為是台灣遊記文學的開創者。郁永河之後呢?我想就很少人能再舉出一、二位作者或作品了。 這是因為長久以來,台灣古典文學一直是被忽略的文學領域,直到近十餘年各大學院校相繼成立台灣文學相關的系所之後,台灣文學才獲得較多的關注。坊間也陸續出現台灣古典散文或詩詞的選集,然而整體數量仍然不多。 我個人接觸台灣古典文學,還是最近這幾年間的事。因為從事旅遊書寫,而對於古典文學中的遊記作品產生興趣,還曾因此編寫了一本《古文遊記名篇選注》,選錄了中國歷代著名的古文遊記作品。後來蒐尋資料時,無意中接觸到台灣古典文學中的遊記作品,驚喜之餘,也頗有感慨。 我感慨自己身為旅人,對於台灣數百年來前代旅人傳承的遊記文學,竟然如此陌生。透過進一步的蒐集及閱\讀,心中萌起選注台灣古文遊記的想法與心願。終於促成了這本書的誕生。 在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心思澎湃,心情感動。原因無它,是因為這些作品的內容,是書寫台灣這塊土地,身為旅人,讀台灣古文遊記,彷彿穿越時光走廊,回到了百年前,或二、三、四百年的台灣,跟隨著前代旅人的足跡,去體驗當時台灣的風景與人情。 請容我在序言中兼作導遊,向讀者略為介紹這些前代旅人及其作品。 |
圖:郁永河來台採硫旅行路線圖 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福建人陳第追隨沈有容將軍追剿橫行於台灣海峽的海盜,因緣際會的抵達台灣,他所寫的〈東番記〉是最早記錄台灣原住民一篇文獻,讓我們認識四百年前生活在台南一帶西拉雅族人的社會及文化。而當時陳第有感而發的預測,與世隔絕的台灣平埔族人一旦接觸漢人之後,將逐漸喪失去原有的生活的方式與純樸的本性。陳第不幸而言中。 康熙三十六年(1697),來台採硫的郁永河,自云從新竹至桃園的途中看到的景象是:「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讓今日的我們難以想像。如今新竹是台灣的科技城,也是全球電子產業重要的供應鍊生產基地,而桃園也成為工商大縣及航空城,為台灣對外的門戶。三百年間的變化,不可謂不劇烈。 郁永河搭船溯行淡水河經關渡進入台北盆地時,望見的不是遼闊的台北盆地,而是「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他親眼目睹了康熙三十三年(1794)大地震後,台北盆地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形成的台北湖景象。而滄海變桑田,如今台北已是二百多萬人口的繁華首都。 若說郁永河是台灣遊記文學的始祖,那麼藍鼎元可說是台灣遊記文學真正的開創者,他的遊記作品,完全符合了今日我們對於遊記或旅行文學的定義。他的著作也啟發了後世無數的台灣文人的山水之興。本書選錄了他的作品〈紀水沙連〉、〈紀荷苞嶼〉、〈紀火山〉、〈紀虎尾溪〉、〈紀竹塹埔〉等五篇。其中,〈紀水沙連〉是最早書寫日月潭的遊記,〈紀火山〉則是記述台南關仔嶺火山地質造成水火同源的奇景。我也選錄了後代的翟灝、鄧傳安、洪繻等人的日月潭或關仔嶺遊記,讓讀者透過不同時代的旅人作品去感受這些景點所經歷的環境變遷。 康熙六十年(1721),台灣爆發朱一貴事件,震撼清廷。事後清廷派出第一位巡臺御史黃叔璥來台實地考查吏治及民情。黃叔璥親自前往朱一貴起事的地點-羅漢內門(今高雄縣內門鄉)考察,他所寫的〈羅漢門〉敘述了府城往羅漢門的入山道路及當地聚落情況,亦提及當時漢人入墾山區與原住民衝突的情形。同一時期,《諸羅縣志》的編纂者陳夢林所寫的〈望玉山記〉,讚嘆台灣玉山的美景,如今被選入高中國文教科書,成為年輕學子所熟知台灣古文名篇。 陳夢林的另一篇〈九日遊北香湖記〉所記的北香湖,昔為諸羅六景之一,因社會變遷,美景早已消失。目前嘉義市政府已著手規劃北香湖自然景觀園區,希望重現昔日美景。另一台南文人章甫寫的〈游鯽魚潭記〉,描寫故鄉鯽魚潭碧波漣漪的美景,如今鯽魚潭僅剩些許\池水,位於台南崑山科技大學的校園內。 |
圖:熱蘭遮城遺跡(今安平古堡) 雍正時期,劉良壁的〈紅毛樓記〉,記述台南安平及鹿耳門水道的險要地勢,並關心民生疾苦的情形。紅毛樓,就是荷蘭人建造的熱蘭遮城,今日稱為「安平古堡」。劉良壁的遊記提及當時做為安平鎮駐軍衙署的紅毛樓,因傳說鬧鬼而成為空城,劉良壁理性以對,斥之為無稽之談。 乾隆晚期來台仕宦的翟灝,曾擔任過台灣南北兩地的小縣官(南投縣丞、新莊縣丞及彰化知縣),以實地遊歷,著有《臺陽筆記》。本書選錄其中〈濁水記〉、〈聚芳園記〉〈嘉義火山記〉〈倭硫磺花記〉〈珊瑚樹記〉等五篇,內容包括了濁水溪、關仔嶺、基隆八尺門、台北萬里的焿仔坪硫磺,及澎湖著名的珊瑚海域。楊良壁的〈東螺溪硯石記〉,則是彰化螺溪(濁水溪)石硯最早的文獻記錄。日治時代,螺溪石硯被日本人譽為「台灣黑玉」,視為最上等的硯石。 道光初年(1820s),擔任台灣北路理番同知的鄧傳安,實地進入埔里盆地考察,「過埔裏社,見其番居寥落,不及十室;詢知自被漢民擾害後,社益衰、人益少。」見證了埔里盆地開發過程中,「漢番」衝突的血淚\史。同一時期,由台南出發,前往噶瑪蘭擔任通判(地方首長)的姚瑩詳細記錄沿途所經城鎮聚落及道路里數,寫成〈臺北道里記〉,由於文長,本讀只節錄其中從艋舺至宜蘭的路段。這段道路就是著名的淡蘭古道。姚瑩的這篇旅記,也就成了後世探討淡蘭古道最重要的參考文獻之一。 道光時代,有「開台進士」之稱的鄭用錫,晚年在竹塹城北門外興建一座具有規模的園邸,名為「北郭園」。〈北郭園記〉記述了此園的興建緣由及經過。寫此記時,鄭用錫固然欣喜於新園的落成,但也感受到了事物盛衰興廢是歷史必然的現象。一、二百多年後,新竹鄭家的北郭園早已堙滅。覽讀之際,對照今昔,令人有不勝滄桑之感。 |
圖:新竹五指山 吳子光,是清代道光時台灣重要的文人之一,活躍於淡水廳竹塹地區的文壇。本讀選錄他的〈雙峰草堂記〉、〈金廣福大隘記〉、〈遊大隘諸山記〉、〈淡水紀毛樓記〉等四篇作品,其中的金廣福公館、淡水紅毛城,如今都已成為國家一級古蹟。 晚清時期,光緒十八年(1892)來台的蔣師轍,著有《臺游日記》,本讀選錄其離台前的最後一站,基隆的短暫遊歷。蔣師轍見證了清法戰爭時基隆戰場的砲台滄桑。而當時應聘前往台東州擔任胡傳(胡適之父)幕僚的池志徵,著有《全臺遊記》,本讀選錄了他由屏東進入台東的這段遊歷。蔣師轍所走的路線,就是著名的「三條崙道」,現稱「浸水營古道」,是光緒年間執行「開山撫番」任務開闢的通往後山道路之一。這篇遊記也觸及牡丹社事件的歷史。 洪繻,原名洪攀桂,台灣鹿港人,是跨越晚清及日治初期重要的文人,文學造詣極高,倍受後人推崇。洪繻曾參與乙未之役,抵抗日本接收台灣,事敗之後,因悲憤而改名洪繻,字棄生。他的作品充滿著時代滄桑的心情。本讀選錄他的三篇作品:〈遊珠潭記〉、〈遊關嶺記〉、〈鹿港乘桴記〉,而〈鹿港乘桴記〉讀來尤其令人感動。作者是鹿港人,書寫自己的家鄉鹿港從繁榮到衰落,再加上遭遇台灣割讓的時代滄桑,交織成這篇心情悲愴的遊記。我以此篇作為本書的壓軸。 這本書總計選錄了十八位作者、三十四篇台灣古文遊記,創作時期從1600至1900年之間,每篇作品都有詳細注釋,並時翻譯成現代白話中文,部份遊記作品,亦繪製地圖或附景點照片,提供讀者閱\讀時的對照參考。 |
圖:玉山主峰 關於本書編輯過程中,則有兩點要特別說明的。 第一,由於漢民族傳統中原文化的優越越心理,常視邊疆少數民族的文化為落後,抱著歧視的心理,此一心理亦反映於古代文人作品的用詞遣字。例如,古代文人對於台灣原住民多以「番」字相稱,在語譯為現代中文時,為了連貫文章前後的文意,而仍沿用這一不合時宜的稱謂,對原住民並無任何不敬之意,敬請讀者朋友們諒察。 第二,台灣古文遊記內容涉及不少台灣古地名,這些地名歷經幾百年的變化,滄海桑田,部份地名或已難以考證,或地名指涉的地點與今日地名位置不同。囿於個人學養有限,無法一一精確考證,因此本書的地名注釋及地圖,僅做為讀者閱\讀時的參考而已,不可視其為台灣古地名的研究,否則就可能有所誤導了。 編輯此書的期間,則有一點點個人的感想可與讀者分享。個人的人生際遇或國家的歷史遭遇,從短期及長期來觀察,往往可得到不同的感受。就如同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吽F福兮,禍之所伏。」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以康熙三十五年(1696)冬天福建省城福州火藥庫爆炸為例,倘若沒有這次的火災,郁永河就不會有機會來台採硫,也就不會有《裨海紀遊》這部作品傳世了。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反而慶幸當年福州發生的那場意外大火,將郁永河帶到了台灣。百年前洪繻眼見故鄉鹿港的衰落,不勝唏噓感慨,然而正因為鹿港迅速走向衰微,因此較少歷經現代化的建設洗禮,使今日的鹿港保存了古市老街的氛圍,成為旅人流連忘返的台灣古鎮。至於一八九五的割讓悲劇,日本人雖然帶來了嚴酷的殖民統治,但也帶來了明治維新後的西洋新思潮,引領台灣走向近代化的道路。若洪繻地下有知,或許\心中可以稍感釋懷。 編寫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是,雖然每一代的旅人,都只是歷史的短暫過客,但也扮演著承先啟後的角色,我們這一代的台灣旅人,要承襲前人的經驗,走在這自己的土地旅行,要用心,要努力的去記錄我們的時代風貌,並傳承給下一代的旅人。 更多的圖片 |
留言
張貼留言